金门战役前夕,因驳壳枪装错子弹炸膛,竟改变了这个司号员的人生
一把驳壳枪,改变了一个司号员的命运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这个司号员叫张宝林,他1941年参加革命,有一把驳壳枪,也叫盒子炮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准备收复台湾,准备打金门战役。这一日,一个关系要好的战士,向张宝林要了驳壳枪来玩,结果把一颗9毫米的子弹装进来弹匣里。驳壳枪用的子弹是7.63毫米,结果就卡膛了。张宝林很着急,不知怎么的一敲,撞在了子弹的底火上,驳壳枪就炸膛了。
战役马上就要开始了,张宝林没有了武器,还怎么战斗?他就向上级申请,重新发给他了一把驳壳枪。
这天晚上,部队要登船作战,上级却通知张宝林回团部,不参加作战。他期盼着上战场,战友们都去了,自己怎么能留下呢?
展开剩余71%张宝林脾气很倔,就找到了突击队,申请参加突击作战,领导看他士气高昂,并且主动请缨,就同意他加入突击队。就这样,张宝林成了一名突击队员。
他和其他突击队员坐船渡海,还没有靠岸,金门守军就发动了攻击,火力十分凶猛,突击队伤亡很大,不过也有一部分战士已经上岸,开始作战,其中就包括张宝林。驳壳枪作战威力并不大,他就捡了一支国军的美式卡宾枪,加入了战斗。
苦战一番后,他们占领了滩头阵地,由于情报错误,我军以为岛上的守军只有2个团,实际上却有3个军。当时第一批登陆的解放军只有3个团,敌众我寡,而且是打的是最艰难的登陆战。然后第二批渡海的部队就被敌人的火力打击,船直接沉入海底。
突击队如今孤立无援,很可能要牺牲在金门岛上了。不过,突击队员们却没有退缩,死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。敌人的火力太猛,张宝林和突击队被打散,又遇到了另一支解放军,结果又被打散了,最后他一个人躲在山上打游击,子弹打光后被敌人俘虏。
张宝林十分机灵,被国军俘虏后,他就说自己是吴化文的老部下,被解放军俘虏后收编了,这话的意思就是,他是一名国军老兵。
吴化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,济南战役时率部起义,加入了解放军,参加了解放战争,后来打过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,国军都知道他,所以敌人并没有杀张宝林,而是让他加入了金门岛的守军队伍中。
张宝林本是解放军的司号员,所以加入敌人后他也做了一名号兵,能更好地隐藏身份,他的战斗才刚刚开始。随后他就暗中策反国军士兵,结果被人发现,他被告发了。
敌人立刻把张宝林抓了起来,对他严刑拷打,逼他说出解放军的秘密。不过,他只是个司号员,并不知道什么秘密,敌人也没得到有用的情报,就把他关进了监狱。
1950年,张宝林被遣返到大陆,由于他被俘虏了,所以重新回到部队已经不可能了,最后他只能回到老家当农民。由于俘虏的身份,在那动乱十年里他也吃了很多苦头。不过,他的心态很好,没有放弃活下来的希望。
动乱结束后,张宝林的军人身份也被恢复了,还让他享受离休干部待遇,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晚年他也经常回想自己的经历,当时驳壳枪卡壳,可能是老天爷给了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,如果选择留在团部,可能如今他还在部队工作,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。
但他选择了参加战斗,变成了俘虏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结果后来的生活也是一波三折,张宝林自己也觉得唏嘘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